通訊員:高靜 趙海洋 吳松芮
歷時數月準備的河南省檢察機關分區論辯賽已落下帷幕,當站上領獎臺接過榮譽證書的那一刻,賽場上唇槍舌劍的緊張、團隊深夜研討的專注、突破思維瓶頸的豁然,都化作了對“檢察人如何以法為盾、以辯明志”的深刻思考。這份榮譽不僅是對我們團隊努力的肯定,更是一次淬煉專業能力、重塑法治思維的寶貴旅程。

左起第二位為吳松芮
回顧備賽與參賽的全過程,有三點經驗值得沉淀:
其一,扎實的法律功底是論辯的基石。論辯不是空泛的言辭交鋒,每一個觀點都需扎根于法條、案例與法理。備賽期間,我們系統梳理了近年的刑事指導性、典型案例,對刑法常見罪名、各類司法解釋等核心法條逐款精讀,甚至針對預測的辯題預設爭議焦點,提前構建“法條+案例+理論”的論證體系。正是這份“把基礎打牢”的堅持,才讓我們在賽場面對對方突襲式提問時,能快速援引法律依據從容回應。
其二,高效的團隊協作是制勝的關鍵。論辯賽雖有主副辯之分,但絕非單人戰場。我們建立了“分工+補位”機制:主辯為三、四辯負責把控自由辯論的整體邏輯框架。除此之外我們四人也各有分工:一辯側重開篇立論與事實梳理,二辯專注攻防反駁與細節拆解,三辯負責攻辯環節和自由辯論的主攻,四辯負責自由辯論補位攻擊和最終總結陳詞概括全場觀點。每次練習后,我們都會逐字復盤當天表現,從語言表達的精準度到臨場反應的節奏,每個人都直言不諱地提出改進建議,這種“拋開個人得失、只為團隊最優”的協作,讓我們在短短幾月內實現了從“單兵作戰”到“整體聯動”的蛻變。
其三,靈活的臨場應變是破局的核心。賽場上沒有預設的劇本,對方的觀點及追問隨時可能打破既定思路。記得在第二場自由辯論環節中,對方突然拋出一個冷門司法解釋,打亂了我方的節奏。此時我作為四辯迅速起立,拋出一句“既然辯方想要談司法解釋,那我們就來談司法解釋后加入我方論據和觀點…”既避開了對方的鋒芒,又回歸到我方熟悉的論證軌道。這次經歷讓我明白,論辯的魅力不在于“完美無缺”,而在于“臨危不亂”——用冷靜的心態捕捉對方邏輯漏洞,用靈活的策略扭轉局勢。
若說經驗是“術”的積累,那這次比賽帶來的感悟則是“道”的升華,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檢察論辯”的意義:它不是為了“贏”而爭,而是為了“明”而辯——明法律之底線,明正義之邊界,明事實之真相。作為檢察人,我們日常辦理的每一起案件,其實都是一場無聲的“論辯”:面對復雜的證據鏈,要像論辯時一樣嚴謹梳理;面對當事人的疑問,要像論辯時一樣清晰闡釋;面對可能的爭議,要像論辯時一樣堅守法律原則。從賽場到辦案一線,變的是場景,不變的是對法治的敬畏與堅守。
此次論辯賽的結束,是新的開始。未來,我將把賽場上收獲的“嚴謹、協作、擔當”融入每一項檢察工作中,以更扎實的專業能力、更飽滿的工作熱情,守護公平正義,踐行檢察使命,讓法治的光芒在每一次履職中熠熠生輝。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iegogo.com/showinfo-880-364532-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