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齊向軍 韓堃
今年6月8日,本臺曾以《小區垃圾清運帶來的困惑》為題,報道了駐馬店市區陶瓷新村小區垃圾長期堆積、物業管理混亂的問題。報道播出后引發多方重視。在街道辦事處和社區的協助下,陶瓷新村于7月中旬成立業主委員會,推行自治管理,小區環境迅速改善。

8月29日下午,記者再次來到陶瓷新村小區,看到小區大門已加裝了門禁系統,門崗內外安裝上了攝像探頭,外墻也進行了粉刷。
陶瓷新村業委會成員周麗娟告訴記者:“業主們聯合上報社區,經多方協調溝通,正式成立了業主管理委員會。”

當選的業委會征集了業主們反映的意見和建議后發現,此前小區管理混亂的主因是門衛缺乏專業服務能力和有效監管,導致業主不滿、拒繳物業費,陷入“收費難—服務差”的惡性循環。業委會經協商,解除了原門衛的物業管理權,改為業主自治。
周麗娟介紹,業委會成立后,他們安裝了門禁,防止偷竊行為發生。同時經業主協商,暫定物業費仍按每戶每月25元收取,收支賬目及時公示,保證公開透明。昨天還請了臨時員工,徹底改善了小區環境。
經過初步整治,陶瓷新村小區的面貌有了較大的改觀。
業主陳先生說:“現在干凈多了,裝了門禁出入更方便,比以前好太多了。”
目前 ,陶瓷新村小區的生活垃圾做到了每天都會及時清運。
周麗娟表示,陶瓷新村作為老舊小區基礎設施老化、歷史欠賬多,當前物業收費標準低,業委會只能依據實際情況用好有限經費,逐步改善環境。下一步,他們計劃改造線路,重新安裝攝像頭。
目前,由老街街道辦事處申報的陶瓷新村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已獲批。資金到位后,將對道路和排水系統進行全面改造。
陶瓷新村從“臟亂差”到環境改善、安全升級,業主自治發揮了關鍵作用。業委會牽頭解困、規范管理,讓居民看到變化、嘗到甜頭。但老舊小區徹底煥新不能僅靠居民自發力量,街道社區的協助改造項目的推進,凸顯了多方協同的重要性。唯有自治與共治結合,陶瓷新村的“煥新”之路才能走得更穩、更遠。(編輯 詹云清)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iegogo.com/showinfo-252-364641-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