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已至,日常養生應從“養心”逐漸變為“養肺”。中醫認為,秋令與肺氣相應,秋天燥邪易傷肺,而肺為“嬌臟”,既惡暖,又怕寒,肺外合皮毛,主呼吸,與空氣接觸。外邪侵犯人體,不管從口鼻吸入,還是由皮膚侵襲,都容易犯肺而致病。所以,秋天養生,養肺護肺是關鍵。
秋季是進補肺臟的最佳時機,中醫講究藥食同源,重視通過調節飲食來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可以通過食療養肺,提高人體免疫功能。
防秋燥,重在飲食調理,適度飲水,以少量頻飲為佳。飲食宜養陰滋潤為主,少食煎炒之物,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和含酸味的食品,以收斂肺氣。蘿卜、蓮藕、銀耳、甘蔗、燕窩、梨、鱉肉、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等食品,均有清補、平補的功效,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血的作用。選用食材應先了解其功效,結合個人體質、腸胃功能酌量選用,并搭配正確的烹飪方式。如白蘿卜對痰多、咳嗽者較為適宜;百合以熬粥、煮水飲效果較佳;綠豆適宜于內火旺盛的人;荸薺能清熱生津,生吃、煮水均可。盡量少食或不食辛辣燥熱及油炸、肥膩之物。辛味食物會使肺氣更加旺盛,還會傷及肝氣。
秋季藥膳應注意個體差異,辨證使用。脾胃虛弱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秋季還可以輔以養陰生津潤肺為主的中藥,可將其搭配在食物中食用,或煮粥燙湯飲用。其中,百合蓮子粥清肺火,適用于肺陰虛、虛火旺盛及素有口干、口苦者;枇杷梨皮川貝飲潤肺止咳,適用于肺熱、口干咳嗽者;黃芪山藥粥補肺氣,適用于肺氣虛、容易感冒者。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05日 19 版)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iegogo.com/showinfo-108-364378-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