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裴怡楠
“我能走了!我真的能自己走了!”近日,在鄭州大學附屬腦病醫院(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的病房走廊里,59歲的王阿姨難掩激動,在醫護人員的見證下,穩穩地邁出了5年來的第一步。這場時隔5年的獨立行走,源于一項名為“周圍神經調控術”的先進技術在河南省的開創性應用。
5年前,一場突如其來的腦出血,給王阿姨的左側肢體留下了嚴重的后遺癥。她的左臂僵硬蜷縮,像被“鎖住”一樣,連簡單的抬手都困難重重;左腿則軟弱無力,無法獨立站立和行走,日常生活完全需要家人照料。
“翻身要人幫,走路要人扶,感覺自己成了家里的負擔。”5年間,這種無力感和心理壓力一直籠罩著她。加之她本身還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基礎病,治療之路更是難上加難。
為求一線生機,王阿姨來到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林亞洲主任團隊全面評估后,決定為她實施一項在河南率先開展的新技術——周圍神經調控術。手術中,林亞洲主任在B超及術中電生理監測等先進儀器的“導航”下,精準找到控制肢體活動的關鍵神經,通過微創技術對其進行調控,從而“重啟”肌肉功能,平衡異常的信號。
術后,王阿姨原本僵硬蜷縮的左臂立刻變得松弛,抬手高度輕松超過肩膀,甚至能摸到自己的后腦勺。更令人驚喜的是,經過這一次神經調控治療,她就能在無人攙扶的情況下獨立行走了。
看著自己重新聽使喚的手腳,王阿姨的臉上綻放出久違的笑容,對治療效果贊不絕口。這不僅是一次身體的康復,更是一次尊嚴和信心的重拾。
林亞洲表示,周圍神經調控術是一項治療偏癱、腦癱后肢體功能障礙的微創外科新技術。對于像王阿姨這樣,因腦部損傷導致肢體痙攣、無力的患者,該技術能直接作用于手臂和腿部的“周圍神經”,精準調整異常神經信號,從根源上改善肌肉痙攣、增強肌肉力量,從而恢復運動功能。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iegogo.com/showinfo-889-366349-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責任編輯 / 梁翊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