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梁翊韜 通訊員 黃杰 周甜
近日,鄭州大學附屬腦病醫院(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老年腦病女科再度傳來好消息:一位深受“頑固性呃逆”困擾的難治性患者,在老年腦病女科團隊的專業治療和精心照料下,順利康復出院,平安返回家中。

“嗝、嗝、嗝……”此前連續一個月,這聲音成了許老太太逃不掉的噩夢。一開始以為只是普通打嗝,喝點水、憋口氣就能好,誰知道這次完全不同。每分鐘打嗝超過30次,睡不著覺、吃不下飯,連說話都困難,甚至感覺喘不過氣,一個月下來,許老太太身心俱疲,幾乎絕望。
她試遍了各種土方法——大口喝水、憋氣、受驚嚇,卻始終不見好轉。兒女帶著她跑遍多家醫院,做了胃鏡、CT、頭顱磁共振等一系列檢查,排除了腸胃、胸腔和大腦的嚴重病變,常規止嗝藥也效果不佳。惡心、嘔吐、無法入睡,許老太太的痛苦每日加劇,甚至一度失去信心。
轉機出現在鄭州大學附屬腦病醫院(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老年腦病女科主任劉文庭擁有40年臨床經驗,他準確判斷出:許老太太的打嗝是由于生氣引發,進而導致惡心嘔吐、睡眠情緒差、植物神經紊亂,反過來又加重膈肌痙攣,形成惡性循環。
劉文庭主任果斷制定新方案:聯合使用抗抑郁藥和經典止痙藥物“654-2(山莨菪堿)”,從身心兩方面同時干預,阻斷惡性循環。結果令人驚喜:用藥3天,白天打嗝基本停止,夜間也大幅減少;可正常進食流質,睡眠明顯改善;出院時打嗝完全消失,吃飯睡眠恢復正常。
劉文庭表示,醫學上,打嗝持續超過48小時就被稱為“頑固性呃逆”。而許老太太這樣持續一個月、常規治療無效的,更是“難治性”案例。其本質是控制呼吸的肌肉(膈肌)發生痙攣,常由情緒、神經刺激或代謝問題引發。頑固性呃逆雖然痛苦,但是可治,尤其是對于情緒、壓力引發的類型,需采取‘身心同治’策略。請務必在醫生指導下明確診斷、合理用藥,不要自行嘗試偏方。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iegogo.com/showinfo-889-365137-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責任編輯 / 梁翊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