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張鵬 朱劍鋒
眼下正是奮戰四季度、沖刺全年目標的關鍵時期。在平輿縣,非遺文化與鄉村振興碰撞出亮眼火花——以汪家班大花轎為代表的傳統產業,不僅讓百年非遺煥發新生,更成為帶動群眾增收、沖刺年度目標的“金鑰匙”,在四季度的黃金發展期里跑出了加速度。
走進平輿縣萬金店鎮宋劉村共同富裕加工園,一派火熱的生產景象撲面而來。木工師傅們手持工具,將一根根木料精雕細琢成花轎框架;彩繪師傅筆下生花,在轎身勾勒出寓意吉祥的傳統紋樣;還有工人忙著縫制紅綢、裝配飾件,每一道工序都精益求精。
“以前在外打工顧不了家。現在在這花轎廠上班,工資穩定還顧家。到年底了,訂單比較多,我們一起加油干。”花轎廠員工劉小情說。

平輿縣花轎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汪家班非遺大花轎團隊的引領。作為第四代傳承人,汪家班大花轎總部負責人汪海洋在堅守古法技藝的同時,創新融入現代元素,推動傳統花轎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十月份是我們行業的黃金期,一方面要趕制全國各地的花轎訂單,另一方面花轎服務也進入旺季,僅十一期間就接單26場花轎接親。現在每天都在加班加點生產花轎,組建的百人花轎團隊也在連軸培訓顛花轎表演,就是要抓住這關鍵期,沖刺全年中高端花轎銷量100臺和花轎服務100場的目標。”汪海洋表示,團隊堅持“傳統不陳舊,儀式有溫度”,將現代工藝融入非遺傳承,讓花轎既美觀又實用,吸引越來越多人愛上中式傳統婚俗。

過硬的質量、獨特的文化底蘊,讓平輿花轎成了市場上的“香餑餑”。安徽的客戶專程趕來,當場敲定3頂十六抬大轎的訂單。
從單一制作到“制作+婚慶服務”全鏈條發展,平輿花轎產業不斷延伸。四季度沖鋒號已吹響,一頂頂花轎既承載非遺傳承使命,更“抬”起群眾共富夢想。在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傳統產業正以創新姿態沖刺“全年紅”,書寫鄉村振興的生動答卷。(編輯 詹云清)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iegogo.com/showinfo-252-368063-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