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魏敏 修東莉 通訊員 閆瓊 張晗雪
在新蔡縣龍口鎮中心小學,校長李軍扎根二十八載,從“苦干”到“巧干”,探索出一條鄉村教育創新之路。面對校園中占比不小的留守兒童,他以“教育的起點是愛”為初心,用溫暖護航成長,并獨創“情理數學”教學法,讓鄉村課堂既有情感溫度,又具思維深度。

作為中原名師、河南省教師教育專家和中小學名校長,李軍教學成果豐碩:榮獲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兩度斬獲省小學數學優質課大賽一等獎。二十八年來,他始終堅守鄉村教育一線,堅信教育需用真情浸潤每個孩子的心田。“我一直在這所小學,常常思考如何真正讀懂孩子、讀懂課堂。最大的體會是,要用愛心和真情滋潤每一個心靈。”李軍的話語中滿含對學生的牽掛與對教育的熱忱。
在教學實踐中,李軍不斷探索如何讓數學課告別枯燥。從初登講臺時的“蠻干苦干”,到多年班主任工作中積累經驗,再到如今“樂干巧干”的成熟路徑,他最終提出“情理數學”教學主張。該理念強調情感與思維深度融合——通過課堂中的“情”激發學習熱情,進而引導學生理解知識的“理”,在提升自信的同時筑牢邏輯思維能力。“數學課不應只有公式和計算,更要有情感的溫度與思維的厚度。”李軍如是說。
“課比天大”是李軍堅定的教育信念。他不僅自身教學成果突出,更注重發揮引領作用:帶領團隊打磨出《面積》《圓的探索》等優質大單元課例,為“情理數學”提供實踐載體;創建的中原名師工作室創新提出“1255研修模式”,通過專題講座將理念傳遞給萬名教師,推動“情理數學”廣泛落地。

六年級學生黨梓軒的轉變生動體現了“情理數學”的成效:“以前我很抵觸數學,覺得難,越不學越不會。李老師主動找我談心、經常輔導我,現在我的數學成績已排全班前十。”工作室成員李娜娜也感慨道:“加入李軍名師工作室后,我的教學理念徹底轉變。他帶領我們打磨課例,把理論落到實處。我在市優質課大賽中獲獎,離不開團隊支撐和他的悉心指導。”
“教育是一場用生命影響生命的修行。”談及未來,李軍目光堅定。他表示將繼續在“讀、思、研、寫、行”中深耕,以教育家精神為指引,做鄉村教育的堅定引領者與開拓者,讓“情理數學”的火種照亮更多鄉村孩子的成長之路。(編輯 詹云清)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iegogo.com/showinfo-252-366612-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