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安天下,崇法方能守正;德潤人心,尚德遂以求和。吉林省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深刻領悟并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要求全院干警錨定“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的職責使命,時刻堅守底線思維和職業道德,在執法辦案中推崇“以和為貴”,通過同向發力做加法共筑“同心圓”,努力形塑富有新時代法治意蘊的“崇法守正,尚德求和”的法院解紛文化品牌。
“本以為要打十場官司,費時又費力,沒想到一次就解決了所有問題!”近日,汽開法院深化落實調解工作機制,成功推動十起同類追償權糾紛高效解決,以“調解一案、化解一片”的實效,為當事人排憂解難。
這十起案件的原告均為某汽車貿易公司,被告為同一主體。此前,該汽車貿易公司作為貸款購車客戶的保證人,代為償還貸款后,多次向被告追償無果,無奈之下只能向法院提起訴訟。
法院在收到上述案件后,工作人員迅速開展人工甄別,發現案件事實清晰、標的額不大,初步判斷具備較大調解可能,故在征得當事人同意后,先行將案件委派至特邀調解組織——吉林省企業法律顧問協會法律事務調解中心汽開中心進行調解,并指派經驗豐富的法官及法官助理對接調解組織,嘗試通過非訴訟方式化解矛盾,減少當事人訴累。
不過,調解工作初期便遭遇難題。被告對還款期限、律師費數額提出強烈異議,情緒激動地拒絕協商,甚至直言“只等法院判決”,調解工作陷入僵局。
面對這一情況,調解員并未放棄,而是果斷調整策略,轉而采用“背靠背”個別溝通法。與被告溝通時,調解員一方面耐心釋法,明確告知其不履行還款義務將承擔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從情理角度出發,疏導被告的抵觸情緒,幫其細致分析訴訟程序所需的時間成本與經濟成本。同時調解員也向原告說明被告的實際困難,引導原告換位思考、適當讓步。
經過多輪反復溝通與勸說,原本對立的雙方終于放下分歧,就十起案件的解決方案達成一致,簽訂了調解協議。
但該協議系雙方當事人在調解委員會主持下達成的,僅具有民事合同的性質,原告對此心存疑慮,擔心后續被告若無法履行調解協議內容,仍然需要再次訴訟。對接法官了解到上述情況后,第一時間向雙方介紹了調解協議司法確認的民事特別程序。如人民法院司法確認調解協議后,被告不履行調解協議內容,原告可以徑行申請強制執行。
了解上述程序后,雙方共同向法院申請了司法確認。法院依法審查并出具民事裁定書,賦予調解協議強制執行效力,給原告吃了一顆“定心丸”。
本案通過人民法院與調解組織的有效對接,以“特邀調解員+法官”合力解紛的方式,集中開展十起案件的先行調解及已調解案件的司法確認工作,不僅為當事人省去了十次訴訟的奔波與成本,切實減輕了訴累,更為法院處理系列性、同類案件提供了“高效范本”,充分發揮了法院多元解紛工作優勢,實現了“1+1>2”的良好法律效果。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iegogo.com/showinfo-124-368630-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