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閆亞銘 蘇長春
曾以夏南牛、食用菌聞名的農業大縣泌陽縣,在“十四五”期間將電子信息產業作為縣域經濟“換道超車”的新引擎,通過系統謀劃與精準發力,實現從無到有、由弱變強的集群式發展,走出一條產業轉型的突圍之路。

在泌陽縣電子信息產業開發區,眼前繁忙的景象,很難讓人聯想到這里曾是以農業為主導的地區。近年來,泌陽縣在鞏固傳統優勢產業的同時,將電子信息產業確定為縣域經濟新的增長極進行重點培育。通過“內育外引、園區聚鏈、創新賦能”的組合拳,成功實現了產業的“單點突破”到“集群崛起”。全縣注冊電子信息產業市場主體383家,入駐開發區企業64家,其中規上企業26家,高新技術企業7家,省級工程技術中心3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5家,帶動就業1.8萬人。
一組沉甸甸的數字,是泌陽縣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最好注腳。目前,全縣相關市場主體已達383家,集聚了64家企業在開發區落地生根,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6家。更值得一提的是,這里誕生了7家高新技術企業、3個省級工程技術中心和5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直接帶動就業1.8萬余人。
“鏈主”引領,集群發展。泌陽縣創新性地采用“一龍頭一園區一鏈”和“園中園”的發展模式,目前已建成了九大特色鮮明的專業園區。而在優萬佳科技產業園,龍頭企業的磁吸效應同樣明顯。它成功帶動了19家上下游配套企業落戶泌陽,使得元器件的本地配套率從原來的35%大幅提升至60%以上,極大地增強了產業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的強勁驅動,泌陽縣積極推動企業與鄭州大學、黃淮學院等高校合作,共建了34家科研機構。
創新成果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目前,全縣電子信息產業累計獲得國家專利457項,多家企業獲評省級智能工廠、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等榮譽,更實現了全市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項目的零突破。持續增長的研發投入和專利申請,為泌陽電子信息產業注入了不竭的動力。展望“十五五”,泌陽縣目標明確,雄心勃勃:力爭到“十五五”末,電子信息產業規模以上企業突破100家,進一步做強LED芯片、半導體制冷芯片、光磁元件、聲學穿戴、智能終端設備制造等核心產業鏈。(編輯 詹云清)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iegogo.com/chengshi/show-252-369441-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