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梁翊韜 通訊員 邢小寶
近日,駐馬店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團隊成功救治了一名89歲高齡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深昏迷患者,創造了生命的“心”奇跡。
此前,患者吳奶奶在家中突發雙目緊閉、呼之不應,嘴角還殘留著嘔吐物,大小便失禁……這個往日里還能坐在院子里曬太陽的老人,此刻生命體征已瀕臨崩潰。

面對這一危急情況,家屬緊急把她送入駐馬店市第一人民醫院,檢查單顯示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字樣,像一道驚雷砸在家屬心頭,而隨后重癥醫學科的72小時里,成了這場“生死競速”里的關鍵轉折。
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時間就是生命,而吳奶奶的情況更添兇險:89歲高齡意味著身體器官儲備功能差,深昏迷、大小便失禁且提示腦部供血已嚴重不足,極低的血壓隨時可能引發休克……每多耽誤一分鐘,心肌壞死的范圍就會擴大一分,蘇醒的希望就減少一分。
醫院重癥醫學科醫護人員第一時間連接心電監護儀,持續泵入升壓藥物維持血壓,同時通過靜脈通路快速補液,防止因血壓過低導致全身器官缺血;因患者昏迷且有嘔吐史,為避免嘔吐物誤吸引發窒息,醫護人員迅速為其進行氣管插管,用呼吸機輔助呼吸,確保氧氣能順暢進入肺部。
在維持生命體征的同時,緊急完善心肌酶、凝血功能等檢查,為后續針對性治療提供依據,同時聯系心血管內科團隊會診,制定進一步救治方案。
重癥醫學科的搶救從來不是“單打獨斗”,護士緊盯監護儀上跳動的數字,隨時調整藥物劑量;醫生一邊分析檢查結果,一邊與家屬溝通病情;護工則細心為吳奶奶清理身體、更換被褥。
經過數小時的緊急搶救,監護儀上的心率逐漸平穩,血壓慢慢回升,患者也逐漸蘇醒。但蘇醒并不意味著危險解除,吳奶奶清醒后反復訴說:“憋悶、胸痛”,單純的藥物治療已無法徹底解決問題。楊全德副主任醫師立即聯系心血管內科、麻醉科手術部等多學科進行會診,最終決定盡快將吳奶奶轉入導管室行急診介入手術,通過支架撐開堵塞的冠狀動脈,從根源上恢復心肌供血。
手術過程順利,術后返回重癥醫學科。在后續的治療中,重癥醫護人員更是“精細化照料”:每小時記錄一次心率、血壓、尿量,根據數據調整藥物;每天為吳奶奶進行肢體活動訓練,防止長期臥床引發血栓。如今,吳奶奶病情穩定,已轉往普通病房進行后續的恢復治療。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iegogo.com/showinfo-889-366708-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