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郭建鋼 張雨琦 馬丹
金秋時節,駐馬店市驛城區劉閣街道辦事處的冬棗園里碩果滿枝,一顆顆脆甜多汁的冬棗,不僅串聯起豐收的喜悅,更成為當地推動特色農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走進驛城區十字路村的冬棗園,紅彤彤的冬棗如璀璨寶石般掛滿枝頭,陽光灑下,果香與游客的歡聲笑語交織在一起。“這棗又大又脆又甜,孩子特別喜歡,下了夜班我專門從市區趕來再摘些。”手提滿滿一籃冬棗的市民王女士笑著說。每到雙休日,這里便成了休閑采摘的熱門地,游客們手提籃子穿梭林間,在體驗采摘樂趣的同時,也為種植戶帶來了可觀收益。
這片冬棗園的“掌舵人”毛華,早已將冬棗產業經營得有聲有色。“我們的冬棗是從山東引進的新品種,純天然、無污染,摘下來就能直接吃。”毛華介紹,為保證冬棗品質,九年來他帶領工人堅持精細化管理:修剪散落枝丫、嚴格限定每棵樹的棗枝數量,將每畝產量控制在2000斤以內。“寧肯少產,也要保證每一顆棗的口感和營養。”正是這份堅持,讓這里的冬棗以香脆甘甜的特質贏得市場認可。

在銷售模式上,毛華探索出“線下采摘+線上銷售”的雙渠道路徑。線下,依托離市區近的區位優勢,吸引市民短途休閑采摘;線上,通過“云上銷、網上賣”拓寬銷路,讓冬棗走出驛城、走向更廣闊的市場。如今,冬棗產業不僅圓了毛華的致富夢,還帶動周邊16戶村民就業增收,實現“一人致富帶一片”的良性發展。
驛城區的冬棗豐收,是當地深耕特色農業、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驛城區結合地域特性與資源稟賦,深入落實“農工貿游一體化”發展戰略,在大力發展冬棗產業的同時,同步推進冬桃、葡萄、大櫻桃、獼猴桃、香梨等特色農產品種植,因地制宜規劃建設特色農業園區,推動農旅深度融合。通過做實“土特產”文章,驛城區持續實現農業增效、集體增收、農民致富,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一幅產業興旺、百姓富足的鄉村新圖景正徐徐展開。(編輯 詹云清)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iegogo.com/sannong/show-16-366278-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責任編輯 / 詹云清